平頂山分公司自實施主副收費站及集中監控改革以來,經歷了準備階段、過渡階段、實施和總結階段,通過實施“集約化、少人化、智能化”改革,實現了人力資源的集約化配置、服務效能的系統性提升、智慧應用的突破性發展,打造出了以魯山收費站為標桿的改革樣板,也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那么改革中有哪些創新點呢?
一是收費管理模式創新。采用“1+N”主副收費站管理模式,實現一體化管理。“1+N”模式分為兩類,一是“1+1”即1個主站平頂山西站代管臨近的1個副站郟縣站;二是“1+2”即1個主站魯山站代管臨近的2個副站下湯站和堯山站。“主站”承擔綜合管理、人員調度、工作指揮、數據處理等職能;“副站”側重于現場收費、協同主站等方面工作。
二是監控管理模式創新。分公司立足“減員增效、一崗多能”的要求,取消站級監控,構建起“路-站-隊”一體化路網監測調度和特情車輛處置體系,全面推行集中監控管理模式,實現人力資源集約化配置,使工作流程更清晰,協同能力與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三是低造價自動化改造。分公司對所轄5個收費站所有車道進行自動化改造,實現了入口ETC+自助(發卡機器人)、出口ETC+自助(繳費機器人),改造后的卡機,可秒級切換至人工模式,實現多模式靈活切換,讓司乘通行“零等待”;改革后,平頂山分公司所轄收費站人員較前期減少40余人,降低運營成本約400萬元。
四是創新集成“平頂山方案”。總結提煉主副收費站實施過程中的工作亮點及成效,編制《平頂山分公司主副收費站管理制度》、《自動化收費系統技術手冊》、《自動化收費設備使用手冊》和《集中監控業務能力手冊》,為改革有效推進提供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范例。
五是創新打造主副收費站管理平臺。主站可通過該平臺實現對副站基礎信息數據查詢、在線考勤管理、文件下發查詢、遠程會議、智能監控等,實現主站與副站工作同頻共振、高效協同,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平頂山分公司將以改革觀摩會為新起點,拿出“闖”的魄力、“搶”的勁頭、“拼”的勇氣,力爭在主副站改革和集中監控道路上起步早、走在前,走得遠,為中原高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貢獻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