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故事:牢記革命前輩傳授的紀檢經驗
時間:2013-04-01 | 瀏覽: | 來源:
一九四六年下半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打了隴海戰役以后,接著打了定陶、巨野、鄄城和濮(陽)滑(縣)四次大殲滅戰,殲滅了國民黨軍十個半旅共七萬余人。國民黨軍大批被俘人員參加了解放軍,加上工人、農民紛紛參軍,我軍迅速擴大,當時云集在鄄城一帶的就有四個縱隊近十萬人。這么多人集中在三四個縣內,物資供應緊張,生活非常艱苦。由于部隊增加了大批新兵,成分比較復雜,加上打了勝仗,在一部分指戰員中存在嚴重的軍閥主義殘余和居功自傲的情緒,違反紀律、侵犯群眾利益的事情不斷發生。有的打罵群眾,有的逼著老鄉讓房,有的借東西不還,有些單位私設小倉庫,把繳獲的財物藏起來。這就引起了群眾強烈不滿,損害了軍政、軍民關系。
針對部隊存在的這些問題,野戰軍政治部發布了整頓紀律的指示,廣泛開展了擁政愛民的宣傳教育。劉伯承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指定負責民運工作的穰明德同志組織一個紀律檢查團,對所屬各部隊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情況作全面的檢查。鄧政委對穰明德同志說:“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我軍的優良傳統。我們軍隊與一切舊軍隊的根本區別就在于有嚴明的紀律、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我們一定要認真,要嚴肅,把軍紀整頓好。”劉司令員拿起毛筆,寫了一份任命書交給穰明德同志,“茲任命穰明德為紀律檢查團團長。對違反紀律者,營以上干部先扣留,后報告,經批準后處理,對連以下人員,有就地處決之權,然后報備。此令。劉伯承×月×日。”劉司令員說:“不要有顧慮,大膽干,我們作你的后盾!”接著,劉司令員又指示參謀長李達同志把任命書的精神通知各部隊,挑選幾名辦事公道、性情直爽、敢說敢干的同志組成了紀律檢查團。
檢查團到各部隊后,向廣大指戰員傳達劉鄧首長的指示,宣講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搞好軍民關系的重大意義,交代政策,說明做法。廣大指戰員紛紛交代和揭發問題,積極歸還“公物”,自覺向群眾賠禮道歉。經過一個多月的工作,檢查基本結束。通過整頓紀律,部隊的素質提高了,軍民團結凝聚成巨大的戰斗力。當地群眾敲鑼打鼓,獻款獻糧,支援解放軍,軍民親如一家人。
革命前輩的實踐,為我們創造了極好的經驗,可概括為“決心·政策·權威”三要素。紀律檢查,要有堅強決心,對違紀者,即使他戰功顯著也絕不姑息遷就;政策明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條條都是內容具體、毫不含糊;劉鄧首長賦予紀律檢查人員以崇高的權威,手持尚方寶劍,不論是誰,一律接受檢查,服從糾正。
當前,我們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已有了一整套的制度、方法和程序,實踐中,革命前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仍然經常閃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