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二类中文字幕视频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肥大BBwBBw高潮

(信仰·家園)馬列至言皆妙道
 時間:2013-04-03 | 瀏覽: | 來源:
                                              時間:2013年4月1日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1921年元旦這天,長沙罕見地飄起了雪花,氣溫驟降。在潮宗街文化書社里,新民學會會員們——一群手無寸鐵卻心憂天下的知識分子,圍繞著如何“改造中國與世界”,展開了熱烈討論。討論中,毛澤東把當時世界上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歸納為五種:一、社會政策(即社會改良主義),二、社會民主主義,三、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列寧的主義),四、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羅素的主義),五、無政府主義。他逐一評價道:“社會政策,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民主主義,借議會為改造工具,但事實上議會的立法總是保護有產階級的。無政府主義否認權力,這種主義,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如羅素所主張極端的自由,放任資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對毛澤東的看法,與會者進行了表決,結果在參加會議的18名會員里,有12人主張布爾什維克主義,兩人主張社會民主主義,一人主張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三人棄權。
    透過飄飛的雪花,我們把視線放得遠些,可以看到殊途同歸的選擇:在上海,陳獨秀已經秘密組織了共產黨的發起組;在北京,李大釗等人也組建了共產主義小組。在廣州、武漢、濟南甚至海外的巴黎、東京,共產主義小組都相繼成立。
    這些先進的中國人,在苦苦探求救國救民真諦的征途上,為什么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信仰呢?
    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論斷是有堅實依據的,并不是詩人的浪漫。
    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并不是一開始就選擇馬克思主義的。面對山河陸沉、風雨如晦的黑暗中國,當時的中國人在各種各樣的思想理論中尋找著救國救民的出路。300多個政黨,數十種來自全世界的思想潮流,都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輪番登場,但是,正如毛澤東所分析的那樣,這些五花八門的思潮在現實面前不斷碰壁,都不能解決中國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
    面對著歧路彷徨,馬克思主義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末,馬克思的名字和著作就已經進入了中國,比如,1899年在上海出版的《萬國公報》連載的一篇文章《大同學》,其中就引用了《共產黨宣言》中的一段話:“糾股辦事之人,其權籠罩五洲,突過于君相之范圍一國。”用現在的翻譯語言就是:“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進入20世紀,資產階級革命派、無政府主義者、社會黨人都以不同的方式介紹過馬克思、恩格斯的零星思想。但他們只是作為眾多社會主義思潮的一部分來看待馬克思主義的,并沒有打算信仰和追隨。
    毛澤東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論斷是有堅實依據的,并不是詩人的浪漫。蘇俄十月革命的勝利,讓中國人看到了沖破陰霾的一縷光明。時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是第一個從十月革命的勝利看到中國革命前景的先覺者。他連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和《新紀元》四篇文章,認為:“俄羅斯之革命,非獨俄羅斯人心變動之顯兆,實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普遍心理變動之顯兆”,蘇俄的勝利“是世界革命的新紀元,是人類覺醒的新紀元”,“是二十世紀革命的先聲”。他預言:“由今以后,到處所見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戰勝的旗,到處所聞的,都是布爾什維主義凱歌聲”,“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還到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講授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在《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雜志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學說。1920年3月,他發起并組織了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團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吸引了一批進步優秀青年接受馬克思主義。李大釗成為中國第一個自覺信仰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
    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在推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代表作《共產黨宣言》在中國的全文出版。當時一個叫陳望道的青年應上海《星期評論》社的邀約翻譯《共產黨宣言》,依據的是日文版本,陳獨秀就把從北京大學圖書館借來的英文版送給他對校。1920年夏翻譯完成后,陳獨秀又擔任了譯稿的審校工作。當審校完成時,《星期評論》雜志卻被查封了,出版該書的計劃無法實施。陳獨秀聞訊,決心要促成這本書的面世,他積極籌措了一小筆資金,以“社會主義研究社”的名義,于1920年8月印出并發行《共產黨宣言》。這本初版時只印了1000冊的小冊子,很快就銷售一空,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發揮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全世界無產階級為創造新社會所共負的艱難責任,我們也應當分擔起來。”
    許多重要的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都是在《共產黨宣言》的影響下確立了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
    1936年,毛澤東在陜北的窯洞里同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回憶說:1920年,他開始樹立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當時有三本書特別深刻地銘記在心中,這三本書是:《共產黨宣言》、《階級斗爭》和《社會主義史》。
    周恩來在1936年與斯諾談話時就說:“在赴法國之前,我從譯文中讀過《共產黨宣言》。” 這指的是他1919年在日本留學時讀過《宣言》的日文版,1920年他赴法留學,繼續學習《共產黨宣言》,最終成為共產主義者。1922年他在《少年》上發表了《共產黨宣言與中國》的著名論文,指出:“全世界無產階級為創造新社會所共負的艱難責任,我們也應當分擔起來。”
    1920年夏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創辦了一所外國語學社,宣傳馬克思主義。這年9月,劉少奇進入外國語學社學習。在這里,他第一次讀到了《共產黨宣言》。解放后,他回憶這一時期說:“那時我還沒有參加共產黨,我在考慮入不入黨的問題。當時我把《共產黨宣言》看了又看, 看了好幾遍,……從這本書中,我了解共產黨是干什么的,是怎樣的一個黨,我準不準備獻身于這個黨所從事的事業,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最后決定參加共產黨,同時也準備獻身于黨的事業。” 1949年9月,劉少奇見到來北京參加第一次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陳望道時,第一句話就說:“我們都是你教育出來的。”
    1922年10月,朱德抵達德國,他后來回憶道:正是在柏林支部,研究和討論了已經譯成中文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的入門書 ,“從此開始走上了新的革命旅程”。在德國,他經由周恩來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在談話中他也深情地回憶說:“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和《共產主義ABC》。”
    這些豐富深刻的科學真理和美妙光輝的社會理想,流光溢彩,具有超越國界和種族的永恒魅力,吸引著尋求中國光明未來的先進分子歸依到它的旗幟下。
    馬克思主義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共產黨人的理想和奮斗目標:“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都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馬克思主義指出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固有矛盾即私人占有和社會大生產之間矛盾日益尖銳的事實,闡明了資本主義最終必將被共產主義取代的社會發展客觀規律。
    馬克思主義同時指明了無產階級代表著當時最先進的社會生產力,因此是最有前途的階級,無產階級將成為資本主義的掘墓人。它還提出了無產階級要通過階級斗爭的方式,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進而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這些豐富深刻的科學真理和美妙光輝的社會理想,流光溢彩,具有超越國界和種族的永恒魅力,吸引著尋求中國光明未來的先進分子歸依到它的旗幟下。
    曾經考中過清朝的秀才、嘗試過從軍救國,信仰過康有為、梁啟超的改良救國和孫中山的革命救國,參加過辛亥革命和反袁世凱斗爭的董必武,從自己屢遭失敗的切身體驗中,得出一個結論,在各種思潮主張中,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切實可行的,只有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是中國應該效仿的榜樣。他于1920年在武漢發起成立了共產主義研究小組,他后來回憶說:“馬列至言皆妙道,細思越讀越分明。”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在風雨如晦的年代,先進的中國人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給在黑暗中尋路的中國人照亮了前程。
    中國歷史和中國革命,從此開始書寫嶄新的篇章。
    
Copyright ? 2013 版權所有: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 :鄭州市農業南路100號 網站支持:河南迅博
郵政編碼: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