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二类中文字幕视频网站,国产精品久久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肥大BBwBBw高潮

責在人先,利在眾后
 時間:2013-08-01 | 瀏覽: | 來源:
黨取得執政地位以后,不僅掌握了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力,也實際上掌握了巨大的資源和財富的支配權。如何用好手中的權力,對每一個黨員干部來說都是一次新的考驗。權力就是責任,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能否經受住各種風浪和誘惑的考驗是黨的事業成敗的關鍵所在。執政后,黨員干部面對的考驗與風險同執政前相比有了極大的變化。如果說在革命年代黨面對的主要考驗是如何面對每天每時都可能遇到的生與死的抉擇的話,那么,執政以后,這樣的考驗盡管也有(比如重大自然災害),但已經遠遠不是主要的了,更主要的、每天每時都可能遇到的,是如何使用手中的權力,是如何處理公與私的選擇。這樣的考驗表面看起來不如生死抉擇那樣壯烈和嚴峻,但從長遠看,從對黨的命運的影響看,其后果是一樣的。貪生怕死、茍且偷生會丟掉個人的政治生命、會損害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私欲膨脹、損公肥私,同樣會丟掉個人的政治生命、會損害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利益。
    “共產黨就是要為廣大群眾謀利益,如果不能使人民生活越過越好,我們就沒有盡到共產黨員的職責。”
    1952年,年僅21歲的史來賀接受組織任命,成為河南省新鄉縣七里營鎮劉莊村黨支部書記。這個年輕的共產黨員,對共產主義事業的信仰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他說,“黨領導人民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如果群眾過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產黨人沒本事!”“共產黨就是要為廣大群眾謀利益,如果不能使人民生活越過越好,我們就沒有盡到共產黨員的職責。”他立下了這樣的誓言:“跟黨走,拔掉窮根,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從1952年起,他當了51年劉莊黨支部書記,把貧窮落后的豫北小村建成了河南乃至中國農村的一面旗幟。開始,他帶領劉莊人持續干了整整20年,把村里原來700多塊低產鹽堿地改造成了高產穩產田,糧棉單產始終保持在全國前列。到了上世紀70年代,他率先看到單靠糧棉解決不了群眾富裕的難題,果斷辦起了食品廠、造紙廠、淀粉廠等村辦企業,完成了村里最早的資金積累。改革開放大潮涌起,史來賀抓住機遇,引進了高科技生物工程項目,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在這個企業已經進入全國醫藥行業百強。劉莊也成為河南農村屈指可數的富裕村。
    村里富了,老百姓日子過好了,享受成果的時候,史來賀卻退到了后排,他堅持參加勞動,干得不比壯勞力差,卻一直拿全村的平均工分。外出開會、抓村里的工作要耽誤一些勞動時間,按照上級規定,他可以得到一部分補貼工分,但他一個補貼分也不要。1965年,他被任命為新鄉縣委副書記,有了干部身份,可以拿工資了,但他看到村里群眾的收入比他的工資低,就把縣里發的工資交給村里支配,自己和村民一樣拿工分。隨著劉莊經濟的發展,分配水平不斷提高,分紅逐漸超過了城里的工資,史來賀又放棄了村里的分配,回頭拿起了工資。村里打算給每戶村民蓋獨門獨戶的二層小樓,第一批新房建成的時候,全村群眾都同意史來賀家先搬,史來賀明確表態:“搬新房先群眾,后干部。群眾中誰住房困難誰先搬。”每年都有一批房子蓋好,一戶又一戶群眾搬進去了,史來賀家還是住在舊房子里,一直到6年以后,全村大部分群眾都搬進了新房,史來賀才和最后5戶人家一起搬進了最后一批新房。
    這就是共產黨人史來賀對信仰的詮釋:凡事想著群眾,擔責任走在人先,享利益退到人后。這個樸素的認識,換來了群眾對黨支部的高度信賴和支持,劉莊黨支部在長達數十年的歲月里,一直保持著高度的凝聚力、戰斗力和感召力,與史來賀這個書記的帶頭作用密不可分。
    在黨的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楷模。正因為絕大多數共產黨員能夠經受住各種風浪和誘惑的考驗,黨才能夠取得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偉大勝利。
    “我們當干部,為的是人民,圖的是革命,黨需要上就上,黨需要下就下。有職務,不當官做老爺;沒有職務,不卸革命重擔。”
    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革命戰士方和明回到家鄉湖北紅安務農,這一干就是36年,一直到1986年去世。方和明1929年參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長征,在紅軍里因作戰勇敢,對黨忠誠,從戰士一直升到團長。全國勝利后,組織上考慮他在戰場上七次負傷,身體不適應部隊工作,安排他在延安休養。沒想到,他卻主動要求回鄉務農,他對組織說:“革命需要打仗,我扛起槍桿當戰士;革命需要建設,我拿起鋤頭當農民。”就這樣,1949年12月,方和明一身粗布衣,一個行李卷,加上500斤大米的復員費,回到了家鄉——湖北省紅安縣柳林鄉。
    對他的回鄉,有人說:“‘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老方放著官不做,回來盤泥巴!”方和明說:“把當‘官’說成是‘高處’,把當老百姓說成是‘低處’,這是‘官貴民賤’封建腐朽思想的反映。對我們共產黨來說,‘官’和民,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絕無高低貴賤之分。我們當干部,為的是人民,圖的是革命,黨需要上就上,黨需要下就下。有職務,不當官做老爺;沒有職務,不卸革命重擔。”
    方和明一家七口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全家生活重擔都落在他一人肩上,但他從不找政府救濟。1951年初,全國開展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的群眾運動。生活困難的方和明,特意去給別人打了三天短工,掙了兩角四分錢,送到鄉政府,說:“這點錢實在拿不出手,只是表示下我這個紅軍戰士的一點心意。”微薄的兩角四分錢,卻又是那樣的厚重,那是一個老戰士對黨的赤誠之心。
    在村里,他無論在什么樣的勞動中,都是爭難挑重。抗洪搶險的日子他幾天幾夜不下陣;水庫工地上,他百把斤重的擔子不歇肩;一個年過五旬、7處負傷的傷殘軍人,每年的勞動日還能做到250多個,和青壯年小伙子幾乎齊平。村民都說:為了集體,為了群眾,方團長真是割得下肉,掏得出心,舍得下命。
    有人問他,為什么要這么拼命干?他說,當年和他一起報名參加紅軍的有72個人,那71個都為革命獻出了生命,每當想起他們的時候,想起他們未竟的事業——實現共產主義,就覺得自己有無窮的力量。他還說:“共產主義不會自己來到我們面前,要靠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通過艱苦的斗爭才能實現。我是長工出身,我是共產黨員,不勞動就是忘記了大目標,不勞動就會忘本。”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踐行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實踐在黨旗下的誓言,首先要認識到這個責任,履行好這個責任。
    理想信念是人們的政治信仰和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具體體現,共產黨人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就能前仆后繼、舍生取義,就能抵制誘惑,拒腐防變。如果背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面臨生死考驗,則可能貪生怕死,當叛徒;面臨執政和改革開放的考驗,則可能濫用權力,腐敗變質。那些經受不住執政考驗、墮落為黨和人民罪人的腐敗分子的人生軌跡和演變過程一次次證實了這一點。在權力、金錢、美色的誘惑下,他們心中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火花徹底熄滅,精神支柱徹底崩潰,錯誤消極的東西乘虛而入,最終付出了沉重代價。
    失去信仰的人生,會迷失生活方向;失去信仰的政黨,不會持久地贏得民心。目前,黨內在信仰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實利化、淡漠化和多樣化。所謂實利化,就是把信仰同物質享受,同金錢、權力、名位連接起來,有這些我就信,沒有這些就不信。所謂淡漠化,就是認為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是很遠很遠的事情,考慮那么遠干什么呢,對信仰敬而遠之、疑而遠之甚至恨而遠之。所謂多樣化,就是在共產主義信仰之外,還有形形色色的信仰體系,在日益開放的今天,這無可厚非,但也給共產黨人提出了怎樣宣傳群眾、增加共產黨人信仰的凝聚力、吸引力的問題。每一個共產黨員,都不能不認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面對物欲橫流、面對燈紅酒綠、面對內外考驗,能不能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守護住心靈最深處的那一片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把共產黨人的責任概括為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他強調,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要踐行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實踐在黨旗下的誓言,首先要認識到這個責任,履行好這個責任。我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黨領導人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們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應當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比貢獻大小不比職位高低,比群眾口碑不比名利得失,比心靈安逸不比物質享受,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Copyright ? 2013 版權所有: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 :鄭州市農業南路100號 網站支持:河南迅博
郵政編碼:450000